加辣打擊非法載客賺錢 I 擬釘牌最少一年


的士業界對「白牌車」搶食深惡痛絕,政府建議立法規管網約車,同時表明會進一步修訂法例,打擊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活動,如建議修訂《道路交通條例》(第374章),任何人若被判犯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的罪行罪名成立,除非法庭因特別理由而認為適合另作命令,否則該駕駛者會被釘牌一段時間,建議取消駕駛執照不少於12個月及不多於3年。運輸及物流局表示,現時《道路交通條例》(第374章)規定若任何人被判犯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的罪行罪名成立,法庭可取消該人的駕駛資格為期一段其認為適當的期間,但沒有訂明取消駕駛資格的確切或最短期限,故建議修例加停牌期限。當局指,規管網約車服務是從平台、司機和車輛3方面着手。

政府在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又透露,在擬議規管文件時,參考了其他地區的立法經驗,例如內地、新加坡、澳洲、美國等地,特別提到相關地區均就平台、車輛作出規管,如有些地區沒有就網約車數量設上限(例如:倫敦、坎培拉);有些地區雖然沒設限,但有措施嚴格控制整體私家車的數量增長(例如:新加坡)。另外上海、紐約為了緩和交通擠塞、避免惡性競爭等,已經暫停發出新的網約車牌照。

(連結http://hk.on.cc/hk/bkn/cnt/news/20250716/bkn-20250716033509874-0716_00822_001.html




警西九龍「放蛇」打擊白牌車拘兩司機 I 一內地漢被控3罪周二提堂

警方西九龍總區交通部今日(7日)在區內打擊非法載客取酬(白牌車),派員喬裝乘客截獲兩輛私家車,拘捕一名55歲本地及一名41歲內地男司機,涉嫌「利用汽車作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及「沒有第三者保險而使用車輛」,該名內地男司機另涉「違反逗留條件」。兩輛涉案豐田私家車,已被扣押至九龍灣車輛扣留及檢驗中心,作進一步調查及檢驗。被捕本地男司機已獲准保釋候查,8月上旬向警方報到;而被捕內地司機則已被暫控「利用汽車作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沒有第三者保險而使用車輛」及「違反逗留條件」,明日(8日)上午在九龍城裁判法院提堂。據了解,該內地司機以訪客身份來港,允許逗留至7月11日;涉案兩車均持有香港車牌 ,分別在油麻地和長沙灣出發,同樣前往長沙灣,車費均約100元。

西九龍總區交通部執行及管制組高級督察鄭皓銘表示,根據香港法例第374章《道路交通條例》有關「車輛使用的限制」的條文,除非獲發有關牌照,否則任何人不得駕駛或容許他人駕駛或使用汽車,以作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首次定罪可判罰款1萬元及監禁6個月,再干犯則可處罰2.5萬元及監禁12個月。涉案車輛的牌照亦可予暫時吊銷6個月至12個月。




Uber最新調查:近八成網約共乘司機憂新規管過度嚴苛影響生計

Uber於上月對逾4,800名網約共乘司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網約共乘服務規管框架的意見。結果顯示網約共乘司機擔心規管會過度嚴苛,近八成受訪司機擔心高昂的牌照費用或嚴苛的司機限額,將直接影響其賺取收入的機會。 司機重視靈活彈性工作模式 憂慮受嚴格規管限制 超過七成的受訪司機表示「靈活彈性工作時間能配合生活」,是他們選擇成為網約共乘司機的主要原因。大多數受訪者表示,此工作模式便於照顧家人、子女及長者,彈性是傳統職業難以提供的優勢。此外,超過半數受訪者表示享受「自己當老闆」所帶來的自由和彈性,突顯網約共乘服務與傳統職業(包括的士業)之間的明顯差異。 受訪司機大多接受以提升安全及專業水平為目標的合理規管。六成受訪司機認為,「車輛定期檢驗」及「需獲取網約共乘司機/車輛牌照」是合理及可接受。然而,近八成司機憂慮的是設立嚴格網約共乘司機或車輛數量限額,以及高昂的牌照費用,認為此類措施將會對其施加不必要的負擔,甚至剝奪靈活賺取收入的機會。

超過三成受訪司機依賴提供網約共乘服務為唯一收入來源;超過六成司機表示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來自提供網約共乘服務。此外,六成以上司機坦言,若失去網約共乘工作,他們將「難以維持基本生活開支」。調查結果清晰反映,網約共乘服務已成為多數司機不可或缺的收入來源,因此有必要保障網約共乘服務及其靈活彈性,讓依賴網約共乘服務收入的司機及家庭得以維持生計。調查亦發現,司機非常希望繼續從事網約共乘服務,明顯不願轉向傳統的士司機行業。僅有6.7%的受訪司機表示,如失去網約共乘服務收入,會考慮「成為的士司機」,由此反映網約共乘模式有著與的士業不同的獨特優勢。

#網約的士 #的士司機 #調查報告 #Uber



2025年7月專用石油氣上限價格

機電工程署今日(六月二十七日)宣布,按專用石油氣加氣站(專用氣站)的合約規條,調整專用氣站在七月一日至七月三十一日期間的車用石油氣上限價格。機電工程署發言人說:「七月一日的調整反映六月的國際石油氣價格變動。經調整後各專用氣站車用石油氣的上限價格為每公升四元六角九仙至五元零角八仙不等,加幅為每公升二角五仙。」發言人指出,石油氣上限價格是按照指定的定價程式釐訂。該定價程式包括即國際石油氣價格及本地石油氣營運價格兩個元素。國際石油氣價格是前一個月的國際石油氣價格;而本地石油氣營運價格則按上年度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於每年二月一日調整。(附件:/static/upload/2025/07/10/0c64d8780d42e9bf.pdf

2025年6/7月專用石油氣上限價格

機電工程署今日(六月二十五日)宣布,按專用石油氣加氣站(專用氣站)的合約規條,調整專用氣站在二○二五年七月一日至七月三十一日期間的車用石油氣上限價格。機電工程署發言人說:「二○二五年七月一日的調整反映二○二五年六月的國際石油氣價格變動。經調整後,各專用氣站車用石油氣的上限價格為每公升三元五角五仙至四元四角七仙不等,跌幅為每公升五仙至六仙。」發言人指出,車用石油氣上限價格是按照合約指定的定價公式釐訂。該定價公式包括國際石油氣價格及石油氣營運價格兩個元素。國際石油氣價格是指上一個月的國際石油氣價格,而石油氣營運價格會在每年二月一日及六月一日按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及名義工資指數的平均變動調整。

#政府 #的士 #石油氣 #價格


的士牌價趨勢

本港的士牌價持續探底,根據金威汽車有限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市區的士(紅的)牌價已正式跌破200萬心理關口,報195萬元,較5月低位218萬元再跌10.6%。若與4月初255萬元相比,短短兩個月內累積跌幅擴大至23.5%。相較2013年歷史高位723萬元,市值蒸發近528萬元,跌幅高達73%。新界的士(綠的)牌價持續尋底,最新仍低見125萬元,不僅失守130萬關口,更直逼120萬大關。較5月低位143萬元再挫12.6%,與4月初180萬元相比,兩個月內暴跌30.6%。若對比2013年歷史高位591萬元,累計跌幅已達78.8%,市值蒸發466萬元。順安車行負責人、智慧出行聯合商會主席周國強建議政府回購牌照,他估計大部分的士牌回購價達400萬元,如回購全數1.8萬個則需付720億元。他認為政府可成立基金處理,回購後出租亦有收益,相關成本對政府來說屬「濕濕碎」。此前,《am730》報道引述業界分析指出,的士牌價持續下跌主要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行業人手短缺持續惡化、政府對「白牌車」的規管政策未明,以及市場憂慮牌價可能步公共小巴後塵跌至數十萬元水平。有學者認為,此現象反映市場結構及整體經濟環境的轉變。

#政府 #的士 #的士牌價 #新界的士


的士牌價跌得好

本港的士業界與網約車矛盾持續升級,除Uber外,「高德打車」及「滴滴出行」先後推出網約私家車服務。當局正在檢視立法規管網約車平台,以求確保自由市場能夠在法治的框架內為各持份者達致一個合理的生態平衡點,同時,能夠與時俱進,最大限度地確保市民出行的便捷化市場化。正正因為網約車已經成為新經濟形態下的一個必然選擇,市區的士牌價已由去年4月的329萬元大跌至今年4月底的240萬元,若按最高位來723萬來說,巿值更蒸發近7成。

據悉,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昨日致函行政長官李家超,表達對近期網約車市場動態及其對合法的士營運影響的深切關切。該協會過去亦多次反映業界困境,甚至不惜發動不得民心的工業行動來表達他們維護自身權益的決心,亦因此,對當局需要兼顧新經濟發展平衡社會各界訴求的折中取態「感到無比絕望」。協會再度揚言,要求政府採取斷然措施保障其合法權益,否則將不得不採取進一步行動,「捍衛生存權利」。

「高德打車」去年5月進軍香港,之後更提供「白牌車」網約服務,結果引起的士業界強烈不滿。就此,當局與業界舉行連番會議,並達成折中的解決方案,鼓勵的士業界積極順應新時代變化,註冊登記網約車服務,營造和諧的競爭環境。的士車隊(網約車隊)由於的士經營者份屬於不同公司,業界為保全自身利益,基本上是各自為政,市面上超過多達5個的士網約車平台APP,如果有一群人同時打車,則需要下載及登錄五個不同平台約車才能成事,顯然難與單一的高德打車等快捷平台競爭。

這其中已經集中反映出的士業界內部只顧及自身利益的最大缺陷,這也是業界面對網約車競爭的困惑與無奈。

#的士托管 #市區的士 #牌照 #24小時電召的士